第88章 种红薯-《明末逐鹿天下苏河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每亩地竟然需要半石种子。
    现在这些红薯种子,提供给宝鸡县都不够用。”
    苏河立刻作出安排,红薯种子,就按五万石分配。
    四万石分配给宝鸡县,一万石分配给汉中府山坡地的农场。
    如果种子多出来,把多的种子分给宝鸡县。
    种子不够,少给汉中府农场一些。
    王仲策听到这个分配,他感觉很合理。
    宝鸡县那里,因为干旱,大部分土地都无法种植小麦,必须优先保证红薯种植。
    汉中府这里也要种一些,看看红薯在山坡地的种植情况。
    警卫端上来一盘烤红薯,这是王伯诺手里拿的红薯,这些不是红薯种子。
    烤红薯的香味儿,已经飘满房间。
    苏河看着红薯,红皮黄心。
    他吃上一口,非常香甜,是他记忆中的味道。
    王文君掰开一小块红薯,放在嘴中仔细品尝。
    “甜甜的,很好吃。
    红薯一点都不难吃,产量还这么高,这真是百姓的福气。”
    苏河认同王文君这句话,有了红薯,也不能让所有人达到温饱线。
    但它至少能让数千万人活下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红薯种子全部卸下船,完好的红薯种子一共有53600石。
    红薯和红薯种子,立刻运输到各个乡里。
    红薯不需要小心运输,更快的到达各乡,让农民们尝一尝味道。
    苏河立刻着手安排,让福建来的农民,与王伯诺共同合作,写出一本关于红薯种植的小册子。
    乡长都识字,他们通过手册学会红薯种植,再把学到的知识交给农民。
    苏河本来计划,把这些福建来的农民,分配到各个县指导种植红薯。
    但他们说的方言,苏河完全听不懂。
    在陕西这里,也极少有人能听懂他们的方言。
    只有懂得各地方言的王伯诺充当翻译,众人才能勉强弄懂,这些人说的意思。
    因为语言问题,互相无法交流。
    只能把他们的经验,通过画师画下来。
    这种小册子,肯定有传达不到位的地方。
    这完全看乡长的学习能力和讲课的能力。
    哪怕学不好,但红薯只要成活不成问题,就是产量会低一些。
    其他的问题,只能总结经验,明年再解决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益门乡乡长韩翠柏赶着骡车,从宝鸡县城运来,益门乡分配的红薯种子。
    他在路上翻看着关于红薯种植的小册子。
    认真记下每一个步骤,等会儿还要教农民种植红薯。
    只要到了秋季,红薯获得丰收。
    他的职位再升一级,完全没有问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