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0章 决战前夕(二)-《明末最强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显然,王德寿等人的兵马布置,正是为了应对温越。
    他们吸取了教训,将火炮置于远处,避免与青牙军的火炮营正面交锋。
    同时寻找有利于他们作战的地形地利。
    祖大寿沉吟片刻,最终下定决心,对温越说道:“温老弟,你的青牙军就坐镇中军,这汉旗交给我来应对!”
    温越道:“祖帅同样肩负重任,中军与右翼都离不开你,建虏汉旗,还是由我的青牙军来应对。”
    祖大寿摇了摇头,提议道:“温老弟的左翼兵力似乎还是稍显薄弱,这样吧,我将麾下的一万新军也部署在左翼,与青牙军协同作战。”
    洪承畴同样认为温越的左翼兵力不足。
    在即将到来的北岸决战中,明军可以出动八、九万兵力。
    尽管青牙军是精锐中的精锐。
    但以万余兵力对抗数万汉军,还是有些冒险。
    尤其是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。
    如果加上祖大寿的一万新军,胜算将大大增加。
    而将这万余兵力分派到左翼,中军与右翼的兵力依旧充足。
    仅凭防守,洪承畴率领的中军有信心坚持住。
    一旦青牙军迅速击溃汉八旗的军阵,即可从侧翼包抄,进行支援。
    最终,众将达成了决定。
    青牙军的骑兵营部署在右翼,而祖大寿的新军步营则用来支援温越。
    两支强军联手,迅速解决左翼的敌人。
    最好是击溃北岸的清军,进而向苗柏堡推进,切断清军粮道。
    一切战略部署完毕,众将各自归座。
    温越环视在座的每一个人,神情凝重:“自战火燃起,皇上日夜忧虑,今日特降旨意,誓将贼寇彻底铲除!
    “吾等受皇恩庇护,当忠君报国,誓死以赴。
    “此战,功必赏,过必罚,望各位铭记于心,戮力同心,杀敌报国。
    “若有胆敢懈怠者,定将严惩不贷!”
    尽管语气严厉,但温越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,心中却涌起一丝哀伤。
    战场无情,生与死往往只在一线之间。
    战后,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,又有多少能安然无恙,又有多少将永远消失?
    他诚挚地说道:“能与各位并肩作战,吾深感荣幸!”
    说着。
    温越猛然拔出自己的佩剑:“此战,唯有前进,绝不后退,誓与贼奴一决生死!”
    他高声喊道:“吾军万胜!”
    “万胜!”
    “万胜!”
    “万胜!”
    剑鸣声此起彼伏。
    所有将领纷纷抽出佩剑,齐声高呼。
    就连洪承畴、张霖若、王恩宠等文官太监,也都怒目圆睁,满腔热血。
    众人的狂呼呐喊,激起松山城内军民的共鸣,欢呼声此起彼伏。
    那狂涛怒海般的呼喊声,向四面八方传播,又有更多军士怒吼回荡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崇祯三年,九月十一日。
    晨曦初露。
    熊一扬在微光中,最后一次环视他帐篷内的私藏杰作。
    这些私藏杰作,实则是一排排令人毛骨悚然的头皮。
    它们属于建虏、蒙古、或是汉旗兵,被精心陈列于镶满金银的特制架上。
    金属的冷冽光泽与头皮的惨状交织,构成了一种诡异的美感。
    最新的“作品”,是正白旗巴牙喇甲喇章京瑟卖的头皮。
    这背后的故事,源自骑兵营的兄弟林艮具。
    林艮具对麾下骑士的伤亡深感痛心,誓言要让瑟卖遭受世间最残酷的刑罚。
    鉴于熊一扬在“折磨艺术”上的专长,林艮具向他求助。
    兄弟有求,熊一扬义不容辞,于是瑟卖成了他的又一“杰作”。
    每个人的癖好各不相同,而熊一扬的,就是在无人时,静静地欣赏这些“艺术品”。
    最终,他满意地长叹一声。
    听着帐篷外隐约的喧嚣,再次整理好衣甲,昂首阔步地走出帐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