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幾個衙役怕被責,已經提前商量好了腹稿,見府尹聞詢,忙答道:“大人在上,小的們奉命去捉拿方臘余孽,原本以為只是幾個女流,不曾想卻是方臘的余部,統領者乃方臘殿前奉尉云壁,小的們捉拿不著,倒被那廝們傷了許多人,因怕誤事,趕忙來稟報大人。” 徐秉哲聽到是許多人,且是在殿前奉尉的帶領下,正印證了自己的判斷,便對幾個衙役說道:“既是如此,也非你們之過,且先下去,好生治養傷,待俺稟告天子后,再作計議。” 幾個衙役見蒙混過關,輕易地交了差,巴不得趕緊離開,聽到府尹大人讓且先下去,好生療養,便慌忙退出大廳去了。 徐秉哲沒敢耽誤,趕忙乘了轎子,趕往宮中,給徽宗皇帝奏報情況去了。 那徽宗皇帝因前些日剿滅了方臘,征剿方臘的宋江等人也于昨日到京,給封了官職,眼看著內亂靖平,心里歡喜,正在悉心專研著瘦金體書法,傳召官趨入報道:“圣上,開封府尹徐秉哲求見,說有急事稟報。” 徽宗聞報,收了紙筆,坐于龍椅上,對傳召官道:“宣徐秉哲入殿!” 不一會兒,徐秉哲進到大殿,伏身在地,高叫道:“吾皇萬歲!萬歲!萬萬歲!” 徽宗忙道:“徐愛卿免禮,快快請起。” 徐秉哲爬起身來。 徽宗道:“愛卿此番進殿,有何事奏報?” 徐秉哲答道:“圣上,事情不妙。” 徽宗聞言吃了一驚,忙問:“徐愛卿,何事不妙?快快講來。” 徐秉哲回奏道:“圣上,方才有人舉報,說方臘二女兒現在京師,搭了擂臺,比武招親。為臣得知這一消息,已派開封府捕快捉拿,無奈方賊余孽眾多,且是在方賊的什么殿前奉尉云壁帶領之下,捕快們未能將他們捉拿得到。” 徽宗聞聽到此,驚上加驚,忙問道:“如此奈何?” 徐秉哲奏道:“啟奏圣上。方才,為臣已與殿帥府高太尉對接,通報了情況,高太尉已派了軍士,全城搜捕。陛下,有道是‘除惡務盡’,以防他死灰復燃,故此,為臣趕來,奏報此情。” 徽宗聽到高太尉已派軍士全城搜捕,心中略安,隨即對徐秉哲說道:“宋先鋒使公明征剿方賊有功,已加授武德大夫、楚州安撫使,兼兵馬都總管;昨日,宋江告假,要回鄉省親,目今尚在京師,不妨詔來,朕且問問,那所謂的殿前奉尉云壁,究竟是個什么情況。” 徐秉哲答道:“圣上英明。” 徽宗隨即讓宣旨官傳詔宋江入殿覲見。 此刻,宋江正帶了弟弟宋清,準備了行裝,安排好隨行人員,準備離了京師,前往老家鄆城縣宋家莊,去看望他的老父親宋太公。 宋江心想,俺自小熟讀經書,長成后也腹有良謀,因時運不佳,只能窩憋在鄆城縣衙,充當押司的小吏,空有一身本事,得不到施展;后因殺了閻惜嬌,不得已上了梁山,不期想被朝廷招安,奉旨討伐江南方臘,而今竟掙得了這般富貴,如此榮耀,何不回鄉顯擺一番,也好讓老父親臉上生光? 京城外駐地大帳中,宋江正在想著如何衣錦還鄉,顯耀一番,忽聽到“宋江接旨”的喊聲,慌忙起身,帶了弟弟宋清,跑至大帳外外,跪伏在地上,迎接圣旨。 宣旨官宣旨道:“武德大夫、楚州安撫使,兼兵馬都總管宋江接旨。” 宋江雙臂前伸,手掌撫地,高撅了屁股,連磕了三個響頭,恭敬地唱說道:“臣宋江接旨。” 宣旨官高聲念道:“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:令武德大夫、楚州安撫使,兼兵馬都總管宋江,即刻入殿覲見。” 宋江聞言,心里大吃了一驚,心里暗道,在即將返鄉之際,天子下旨,不知又是甚事? 宋江聞詔,心中惶恐不安,一邊磕著頭,一邊伸出雙手,接了圣旨。 宋江心中暗自祈禱:千萬不要有什么禍事。 隨即,宋江隨宣旨官進殿,去見徽宗皇帝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