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女皇碩貞-《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崔義玄見說,大怒,睜著兩只大眼,目視群下。

    崔義玄目視他人,他人皆移目他處,不與崔義玄對視,本意乃不愿出陣作戰。

    時有司空參軍崔玄籍,于班列中挺身而出,望上一拜,對崔義玄說道:“末將以為,順天心合民意的起兵,有時尚且不能成功,把個陳碩真,不過有點法術的女人而已,她起兵叛逆,能堅持不了多久?哪有官兵反倒怕她的道理?只管打她就是了!刺史大人,末將愿率兵出城,征討陳碩貞反賊匪軍。”

    崔義玄見武將中閃出崔玄籍,氣勢昂然,凜然正氣,情緒為之振奮;又聞聽到崔玄籍此番話語,堅強有力,義正言辭,不由大喜過望,當即命崔玄籍為先鋒官,先行出城,征剿陳碩貞匪軍,他自己統率大兵。隨后跟進,馳援崔玄籍。

    崔玄籍受令,隨即率領唐軍,疾馳出城,恰與童文寶義軍相遇,急忙排兵列陣,迎戰童文寶。

    童文寶哪里懂得排兵布陣,只管橫沖直撞既可。當時,童文寶親率義軍,望崔玄籍兵陣沖殺。崔玄籍令兵士射箭,童文寶義軍被射殺不少。

    童文寶數番沖陣,皆被崔玄籍所阻。

    陳碩真、章叔胤聞訊,帶領主力數萬人,馳援童文寶而來。

    跟在崔玄籍后面的崔義玄也催兵而進,與陳碩真的義軍對仗。

    陳碩真的義軍雖然在人數上占有優勢,無奈起義才一個多月,戰士未經訓練,戰斗力有限。

    過去的時候,他們之所以能攻下睦州、桐廬、清溪等地,憑的是聲威和拼勁,起作用于一時,不可能起作用于長久,現在面對訓練有素、指揮得當的正規軍,就顯得力不從心了。

    一時間,兩軍誰也拿不下誰,故此僵持在婺州城內。

    不覺間,幾日過去了。

    一日,忽有一顆隕星墜于陳碩真大營中。崔義玄見狀,乘機大造輿論,說這是陳碩真將星隕落,陳碩真必死無疑。

    陳碩真手下皆是信教之徒,甚是迷信,聞之皆惶恐不安,士氣低落。

    崔義玄那邊則軍心大振,鼓噪起來,乘勢進攻陳碩真、章叔胤和童文寶所率義軍。

    那崔義玄親率士兵,沖鋒在前。唐軍士卒怕刺史有事,前擁后堵,用大盾牌保護崔義玄。崔義玄見狀,大義凜然地說道:“刺史避箭,還有誰肯拼死作戰?!讓開!看我斬殺賊人!”遂令士卒撤去盾牌。

    主帥奮勇,士卒情緒激昂,揮刀挺槍,奮勇沖殺,直殺入陳碩真陣中,砍殺戳挑。陳碩真大敗,手下被斬首者一千余人,陣前投降者達一萬余人。

    陳碩真無奈,急與章叔胤、童文寶率軍撤退,退至睦州城內。

    此時,揚州長史房仁裕的揚州軍馬也抵達婺州,便于崔義玄前后夾擊,追殲陳碩真義軍。

    俗話說“窮寇莫追”,怕追急了他豁出命來相拼。

    那揚州長史房仁裕見陳碩真勢窮,又想起“窮寇莫追”的古訓,故停軍止步,就地扎營,然后遣信使至陳碩真營中,招陳碩真來降。

    房仁裕派遣去的信使,將招降書遞與陳碩貞,然后傳達了房仁裕招降陳碩貞之意。房仁裕遣去的信使剛說完招降之意,陳碩真勃然大怒,高聲說道,“我乃九天仙女下凡,豈是屈膝事人者乎?”說畢,一把撕毀招降書,命令手下道:“速將此賊拉出去斬首示眾!”

    幾個兵卒得令,遂扯了來使,要拉將出去斬首。

    一旁的童文寶見狀,勸阻陳碩真道:“圣上,兩軍交戰,不斬來使,不妨留此人一命,令他回去,告訴房仁裕,莫要相攻過甚,我等不去攻他的揚州便是。”

    這時候的童文寶,見大勢不妙,暗中已有投降官軍的打算。

    陳碩真聞言,大怒,轉首痛斥童文寶道:“一派胡言!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,怎么全無骨氣?!要戰則戰,怕他作甚?!”

    童文寶當眾被責,心中甚是惱怒。

    陳碩貞,命令手下道:“拉將出去!斬首示眾!”

    幾個士卒遂扯了房仁裕派來的信使,推搡出大帳,咔嚓一刀,給斬首了,并將頭顱懸掛于睦州城門頭上。

    房仁裕聞訊大怒,盡驅揚州、婺州兵馬,強攻睦州城。

    房仁裕盡驅精兵,攻打甚急。

    陳碩真語其眾曰:“諸位莫怕,歙、婺之徒后日至。”

    信徒聞言,大受鼓舞,拼命防守,以使睦州不被攻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