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 奇怪的港商-《重行官途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要把开发区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谈何容易。开发区涉及到一级党委的成立,作为政府一把手,谭良富绝不可能轻易放手的。要是以前他还有和谭良富扳手腕的资本,但现在要想从谭良富手中夺江山基本是没戏可唱。

    可是完全出乎吴长贵的意料,谭良富竟然主动的让出了地盘。吴长贵暗道,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陷阱,可是他无论怎么想,也猜不透谭良富的意图。不过这样反常的举动,吴长贵不得不引起重视。因为谭良富决策的背后,往往总隐隐有赵华的影子。

    吴长贵对赵华恨之入骨,但赵华的意见他不得不关注。赵华的背景那可是冯家,他的一举一动很可能就是中央决策的走向。

    不过一下子掌握一个市级开发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,再说吴长贵实在是参不透开发区有何政治风险。自从股份制改革以来,魏县经济发展前景十分乐观,加上市里的大力支持,发展开发区的难度应该不是很大。

    让吴长贵更加看重的是开发区的一套行政班子,市里要是把开发区定为副县级的话,开发区主任很有可能要进常委的。如果能牢牢把握住开发区的话,无疑给他在常委会上的话语权打了一针强心剂。

    和开发区相比,大成乡正在建设的工业园,也属于经济开发区。不过和县里的开发区相比,工业园的规模要小的多,充其量也就算个雏形而已。

    和开发区需要投入资金巨大,资源匮乏,交通不便等等劣势不同。大成乡的工业园投资小,而且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强,就是打绿色果蔬的招牌。大成乡的农业结构模式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闻名,从去年年代到现在。已经有不少乡镇来乡里学习大成农业产业模式。

    一批批省内外的考察团来大成乡参观学习,赵华对其他地方搞大成乡的模式并不看好。大成乡的模式不过是一种偶然,如果不是县政府的决策错误,要统一全乡农民谈何容易。大成乡之所以能够成功,和赵华采取融资平台是分不开的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农经公司的成功运作。

    其他地方具备这些条件很难,前二个条件其他地方政府也许能够完成。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农民统一规划,虽然此举为赵华所不齿,但各地屡见不鲜。最重要的是农经公司的问题,农经公司不仅要有一些懂市场的专业人员,而且还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高处,做到这二点的地方政府,恐怕屈指可数。

    虽然赵华对他们发展大成模式的前景不乐观,但是对这些人的到来,赵华显示出了十分的热情,他们可都是大成乡最好的广告。

    改制办撤销之后,赵华的精力完全放在大成乡这边,尤其是工业园这块是他近期工作的重点。

    赵华刚刚接待完一批h省昌云市下面一个乡镇的考察团,简单的座谈交流之后,孟伟陪同他们下去实地考察。他刚走进办公室,文启才慌慌忙忙的跑进来,赵华觉得十分诧异,在他的印象里,文启才向来行事稳重。
    第(2/3)页